笔记-儒家思想中的政教关系

笔记-儒家思想中的政教关系

最近在读一些关于思想史的东西,做点笔记。
超越:名词,意思是不属于现实世界的领域,如精神、神话之类。
超越实体化:超越在现实世界的体现与化身。

殷:

王是政教合一的领袖,只有商王可以通过祭祀先祖来祭祀上帝。上帝只不过是在另一领域,他不是无所不能的。
另:商、帝、辛 字形的相似

西周:

发现了“”、“天命”、“德性”的概念,天是无所不能的超越存在,天命是统治合法性的来源。统治者的德性决定了天命的归属。天厌商德,周王受命于天,成为人间的统治者。

东周:

“天”这一概念在人间的化身与体现,称为天的超越实体化。礼乐制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礼以顺天”。阴阳五行的观念逐渐流行,万物相关相感,这都是天的规律。这时候的天子不仅仅要有好的德性,还要法天地,也就是遵行以阴阳五行四时四方为核心的宗教(礼乐)仪节。
德性的发展,出现以仁为代表的全德概念,在全德之中,政治又是核心。群体的德性必须要有政治的参与。
“天命扩大”,在天子以外,每个人的心灵可以直接与天沟通(孟·马丁路德·轲)
以上时期,政教未划出区别。天子既要施政,又要祭祀法天地。

汉代:

汉武帝独尊儒术,董仲舒将万物相感进一步发展为天人合一,丰收、异象、灾变都与人相关,与天子的德性相关。王是沟通天地人的枢纽,所以上天发怒的原因归结到王的身上。彗星来了,一定是王的原因。地震了,请王反思自己是否对天不敬。
五德始终论将阴阳五行引入天人合一观念,王朝更迭也要遵行这样的规律。谶纬之学得到发展。
政治伦理(君臣)与家庭伦理(父子夫妇)被视为天道的一部分,被神圣化,不得违背。
虽然儒学出自孔子,孔子被称为素王,但在此时君王承担了教化和祭祀中心的地位,可以主持和裁决儒生会议,石渠阁会议与白虎观会议最终由皇帝来拍板。儒学为政治服务,为统治服务。

宋明: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自韩愈以来,儒学重新复苏,变“我注六经”为“六经注我”。朱熹在法统(王位传承)之外发现了道统(”圣教“传承),即“三代-周公-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二程”这一传承链条,并对三代以来的君主统治感到悲观。政教二元已呼之欲出。
可惜朱熹将三代以来法统与道统分离视为三代以下堕落黑暗的根源,一心恢复三代的圣王之治,也就是让君主身兼精神领袖(圣)与政治领袖(王),继续神圣化礼教来维持统治,将君主视为宇宙秩序的一块神圣空间(建皇级),提倡通过经筵教育让君主达到圣王的要求。法统与道统在君师不分时得到统一。以此来看,政教仍然是一体的
三代圣王之治的尧舜禹,根据儒家经典是先为圣、后为王的。然而在家天下的现实中,皇位是由血缘传下去的。因此即使是欲恢复三代的朱熹也只能放弃圣王,转而投向先王后圣(也就是经筵教育)。
此时的儒学由官方转向民间,各个派别的争斗辩论不再由君主定夺。

近代的碰撞:

晚清士大夫宋育仁说,

其(指西学)用心尤在破中国祖先之言,为以彼教易名教之助,天为无物地与五星同为地球,俱由吸力相引,则天尊地卑之说为诬,肇造天地之主可信,乾坤不成,两大阴阳,无分贵贱,日月星不为三光,五星不配五行,七曜拟于不伦,上祀诬而无理,六经皆虚言,圣人为妄作。据此为本,则人身无上下,推之则家无上下,国无上下,从发源处决去天尊地卑,则一切平等,男女均有自由主权,妇不统于夫,子不制于父,族性无别,人伦无处立根,举宪天法地,顺阴阳,陈五行诸大义,一扫而空…

夫人受中天地,秉秀五行,其降曰命,人与天息息相通。天垂象见,吉凶儆人,改过迁善,故谈天之学以推天象,知人事为考验,以畏天命,修人事为根本,以阴阳消长,五行生胜建皇极,敬五事为作用,如彼学所云,则一部周易全无是处,洪范五行,春秋灾异,皆成瞽说,中国所谓圣人者,亦无知妄人耳,学术日微,为异域所劫,学者以耳为心,视为无关要义,从而雷同附和,人欲塞其源,而我为操畚,可不重思之乎?

象天法地,五德始终,五星七曜,天人感应,纲常名教,沉浸在这样世界观中的中国人突然有一天被告知,天是假的,天命是假的,地和五星一样是个球,都因为引力绕着太阳转,彗星和日食都是有规律的,和君主的德性一点关系都没有,尚书的阴阳五行都是胡扯,一部周易全无用处,圣贤也是无知的妄人。以天朝上国而自居的我们在那些”蛮夷“眼中是没有步入文明社会的半开化野蛮人,天地没有尊卑,三纲五常并非普世真理。

以此来看,晚晴以来对传统的抨击与反思也是无可非议的。

参考——《幽暗意识与时代探索》,张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