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气温变化概述
本文为一篇摘录笔记,主要内容摘自:史念海 《历史地理学十讲》长江文艺出版社 第一讲 《我国古今气候的同异》。
与气候相关的记载:
- 甲骨文 - 求雨求雪
- 《礼记·月令》- 每个月的具体记载
- 历代史书《五行志》
- 《梦溪笔谈》
示意图:
引子:竺可桢研究成果
温暖期:新石器时代到西周初年,西周到两汉,隋唐到宋初,宋末元初
寒冷期:西周初年,汉末三国南北朝,北宋中期到南宋末期,元明清三代
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就是中国历史时期气候研究成果的总结。他通过大量的文献与考古资料表明历史时期中国气候的冷暖、干湿波动呈现出交替变化的态势,并把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分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开中国历史气候研究之先河。他认为历史时期的世界气候是有变迁的。丰富的中国历史文献为研究中国古代气候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根据历史和考古发掘材料证明中国在近五千年中,最初两千年,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在这以后,年平均温度有2℃~3℃的波动,寒冷时期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殷末周初)、公元400年(六朝)、公元1200年(南宋)和公元1700年(明末清初)时代。汉唐两代则是比较温暖的时代,这种气候变迁是全世界性的。
一、从新石器开始的温暖气候
从进入历史时期,气候就显得较现在为温暖。京津地区接近那时的亚热带地区北缘,气候温暖且湿润。年平均气温大约比现在高3摄氏度。
半坡出土了獐和貉的遗骸。獐现在只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沼泽地区,貉也是喜栖于河湖滨畔。
安阳出土了象,貘,獐,犀牛,鲸的骨骼。其中一些可能是外来的,但象是曾经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卜辞记载有殷代田猎获象的语句,既然是田猎到的,应该不是外方引入的物种。卜辞的“为”字从手牵象,说明殷人曾经役使过象。
这一时期的温暖气候,有关各地所发现的孢粉就是具体的例证。黑龙江省呼玛县的桤树和其他落叶阔叶树的孢粉,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中旗大义发泉细石器文化层不仅中期花粉含量多于晚期,且有喜湿乔木栎树和草本十字花科的花粉,可见这些北部地区的温度和湿度都高于现在。就是西北地区天山北麓,当时云杉生长线也比现在为高,而西藏自治区希夏帮玛峰下和珠穆朗玛峰北的孢粉和植物化石以及中石器时期的遗存,都可以作为证明。
二、周初的寒冷气候和之后转暖
《今本竹书纪年》有一条记载: 周孝王七年,江河俱冻。
此事不见于古本竹书纪年,虽然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多不可尽信,但自然现象与人事无关,可能并非有意作伪。
西周和春秋时期,梅在黄河流域多所种植,这在《诗经》里多次描述,足以证实当时气候温暖。梅也出现在尚书,《尚书·说命下》记载 若作酒醴,尔惟麴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还有一些树木可以证明当时温暖。檀,棕,楠,杉,豫章等树都是黄河流域不难见到的树木。
檀见于关中和中条山,棕见于秦岭和崤山、熊耳山,最远到达白于山和六盘山。楠见于秦岭和崤山,杉见于终南山。这些树木大致在唐代以后就很少见于有关黄河流域的记载。
三、两汉以迄南北朝时期的气候转寒
证据
- 曹操在邺城铜雀台所种的朱橘未有华实
- 广陵故城之下的一段邗沟水道结冰
和后来南朝在建康覆舟山下建立冰房事相联系,可知这一时期寒冷季节的悠长。
据贾思勰的记载,当时黄河流域杏花在三月始盛开,而枣树生叶和桑花凋谢在四月初旬。当时的三月约当现在阳历四月中旬,其四月初旬应为现在五月上旬。显然可见,当时这些果木树的出叶和花开花谢还较现在为迟。尤其值得注意的乃是冬季对于石榴树的保护。当时石榴树越冬,须用蒲藁裹而缠之,不然就要冻死。这在现在黄河下游也是未曾有过的现象。
四、隋唐时期气候再次转为温暖。
证据1 大象出现在淮北
《魏书》卷一一二《灵征志》东魏孝静帝天平四年(公元537年),南兖砀郡(今安徽砀山县)却发现了巨象。这样的巨象显然并非当地土产,因而当地人引为奇事,捕获后送于邺城。砀郡位于淮北,距淮水并非甚远。这只象恐也不是淮水流域所产。如果是淮水流域的象,则北来到了砀郡,当不至于认为奇事。象的北来正可说明淮北气候已渐转暖,故自然流窜至此。
证据2 长安的橘与梅
关中梅花盛开,移种的橘树还能结出果实。据《酉阳杂俎》记载,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宫内几棵柑橘树结实150颗,而且味道鲜美,打破了“橘过淮南为枳”的气候现象。唐武宗曾将宫中橘树所结橘子赏赐大臣每人3个,说明长安当时的气候温暖。
唐玄宗李隆基时(712—756),妃子江采苹因其所居种满梅花,所以被称为“梅妃”。9世纪初期,西安南郊的曲江池还种有梅花,诗人元植《和乐天秋题曲江》诗,就谈到了曲江的梅
证据3 七世纪中叶,长安多年冬天无雪无冰(650年、669年、678年)。
这段温暖时期持续到宋初,证据依然是大象。
据《宋史》记载,太祖建隆三年(公元962年),黄陂有象自南来食稼;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有象入南阳,虞人杀之[73]。黄陂县今为武汉市黄陂区。南阳即今河南省南阳市。前面说过,南北朝末年,砀郡曾经发现过象。砀郡治所在今安徽砀山县。南阳、黄陂两县皆在砀山县之南。距黄河流域更非附近,亦可显示当时仍然相当温暖。
五、两宋气候转为寒冷
从北宋开始,气候逐渐寒冷。
北人不识梅
苏轼咏杏花诗所说的:“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王安石咏红梅诗所说的:“北人初不识,浑作杏花看。”太湖全部结冰,柑橘冻死
进入12世纪,气候更加寒冷,浩渺无际的太湖,竟然在公元1111年全部结冰,且冰层坚厚,甚至可以在冰上行车,太湖西山的柑橘全被冻死。洞庭山上的柑橘树同样被冻死。就是江南的运河,也不止一次结冰降雪期延长
南宋时,杭州降雪时间经常延至暮春。12世纪的南宋前期,每十年降雪平均最迟日期是四月九日,比12世纪之前的十年最晚春雪的日期推迟了一个月。苏州需要破冰开船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金国使臣来杭时,苏州一带船工要预备铁锤破冰开路。福州荔枝损失
福州是中国东海岸荔枝分布的北界,一千多年来曾两次遭遇惨重损失,都发生在12世纪(1110年和1178年),可见这一时期确实寒冷。
这样的寒冷的气候一直持续到明清两代。
据竺可桢所征引、明清两代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当数到明代袁小修所写的《日记》和谈迁所撰的《北游录》。袁小修《日记》曾记录明万历三十六年至四十七年(公元1608-1619年)湖北沙市附近的气候。据所记录,则当时沙市春初的物候较现在武汉市物候约迟7天到30天。《北游录》则记载谈迁于清顺治十年至十二年(公元1653-1655年)往来于杭州及北京间的经历。据其所记,则当时北京的物候也较现在约迟一两星期。